湛如委员:加强佛教成果对外翻译 培养国际型人

时间:2019-05-10 09:1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广州志愿者小编  次

湛如委员:加强佛教成果对外翻译 培养国际型人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湛如委员(资料图)

中国网3月11日讯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湛如委员日前在宗教界全国政协委员小组发言上表示,为了进一步深化佛教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发挥佛教在中外文化交流融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中国佛教界将把加强佛教学术优秀成果的对外翻译、介绍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加强国际型佛教人才培养。

湛如表示,佛教经过在中国两千年的传播与发展,基本适应了中国本土社会,形成了深厚的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这是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重要体现和宝贵财富。新时代佛教的中国化,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与儒家、道教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本身就是中国故事,就是中国文化的故事。湛如介绍,两千多年来,中国佛教史上高僧大德辈出,其中,唐代的玄奘、鉴真、义净法师和明末的隐元法师或西行求法或东渡扶桑,均有众生平等、慈悲济世、中道和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故事流传下来,历经磨难,体现了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坚韧精神与执着信念,这些不仅中国佛教的故事,也是中国人的故事。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化的佛教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书法等艺术瑰宝,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对日本、韩国乃至整个东南亚的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中国佛教的‘文明互鉴’功能,以佛教文化为对话载体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湛如说。

近年来,中国佛教界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充分利用世界佛教论坛、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中加美佛教论坛等双边、多边交流平台和机制,积极开展多渠道对外文化交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

湛如表示,中国佛教界一直致力于于传播中国佛教的人文精神,加深中外人文精神的沟通,推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构建。“我们有意识地推动与欧美学术界的交流与对话,先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汉堡大学等欧美着名学府,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举办佛教学术会议,有效增进了欧美学术界对中国佛教的进一步理解与认识,明显增加中国佛教界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影响力,成为中国民间外交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贡献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