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四川走出的“交流使者”
“练好技能,准备打桩定标!”
8月16日,正在接受培训的四川省林科院技术人员跃跃欲试。因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打桩定标大幕拉开在即。
同一天,一群来自5个国家的大熊猫“粉丝”抵达雅安,开始“熊猫故乡”之旅。
联系两个场景的纽带,不只大熊猫。在专家们看来,正是四川有力有效的保护与科研,让大熊猫的种族得以延续扩大。而这,也是大熊猫吸引“粉丝”、促进四川对外交流的基础。“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保护,就没有文化交流传播;没有交流传播,保护也不可能做得很好。”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
45年来,随着保护成果愈发丰富,大熊猫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开始强势走出四川、走出国门,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
启程:保护与科研从四川发轫
距雅安近400公里的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校园内,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常盯着一幅大熊猫照片一看就是半天。这个沉默的老人,名叫胡锦矗,今年89岁,是公认的“大熊猫之父”“大熊猫研究与保护的泰山北斗”。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四川乃至世界大熊猫科研与保护的奠基人之一。
如今,胡锦矗记忆力开始衰退。很多时候,刚说完的事情,转过身便忘记了。但如果提起40多年前创业时的筚路蓝缕,胡老的眼睛就很快泛起光泽。
“没有这些年的保护和科研,就没有现在的局面。”胡锦矗记得,1973年,他受命研究大熊猫。次年,他首次走进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熊猫的系统性保护与科研。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腹地的“五一棚”,胡锦矗和团队成员建起了第一个保护站和观测站。海拔超过3000米的“五一棚”,夏日时常暴雨,冬季又经常大雪封山。住着窝棚、怀揣手电和笔纸,这些科学家们靠肉眼观测,初步摸清了野生大熊猫的习性。
在胡锦矗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科研机构相继诞生,大熊猫的基因密码被逐一破解,圈养种群数量高速增长。如今,四川土地上,生活着圈养大熊猫321只,占全世界圈养种群总数的86.6%。
也是在这批科研人员的推动下,继卧龙之后,46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在四川陆续建立,总面积达100.3万公顷。目前,四川境内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已恢复至202.7万公顷,分布着野生大熊猫1387只。
印记:走出国门总能引起轰动
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创办之际,创始人斯科特爵士坚持以大熊猫“姬姬”的照片为原型,设计会徽。
在四川努力保护大熊猫的同时,大熊猫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学界公认:大熊猫对外输出影响力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实体和文化。上世纪五十年代走出国门的“姬姬”,正好处于实体阶段。当时,它先去苏联,后至奥地利,最后抵达英国,而斯科特爵士正是它的“粉丝”之一。
“自从发现大熊猫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应算实体输出阶段。”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在雅安市宝兴县发现大熊猫至1949年前,无数外国传教士、科研人员和动物爱好者都在想法设法将其带出国门。
不过,大熊猫真正大规模走出国门是1949年之后。从上世纪五十代开始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熊猫往往作为国礼,推动中外交往。中美、中日等建交的背后,都有大熊猫的影子。大熊猫开始在海外有了大批量的“粉丝”。例如,1972年10月,来自四川的“兰兰”和“康康”运抵东京,开展首日,游人便排起了两公里的长队。
统计显示,迄今为止,先后近60余只大熊猫从四川出发,前往国外。无形中,四川的美誉度与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
风靡:搭乘“文化快车”走向全球
成都春熙路旁,有一个着名的装置艺术——IFS“爬墙熊猫”。这里已成为“网红”文化地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到这里“打卡”,韩国、日本等国的综艺节目也曾在此取过景。
“大熊猫已不光是一个野保话题,也是一个文化话题。”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大熊猫文化现象开始出现,大熊猫开始成为四川对外交往绝佳的“形象代言人”。“到现在,无论到哪,一提四川别人就会想起大熊猫,提到大熊猫别人就会想起四川。”前述负责人认为,大熊猫已成为深受海内外人士欢迎的重要文化符号。
在此背景下,借助丰厚的大熊猫资源,四川本土与大熊猫相关的文创艺术产品异军突击,追随着大熊猫的脚步,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