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舍民宿
石垒民居散发着独有的古朴气息、卵石铺就的村道平整又干净、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中转站与污水处理工程等设施一应俱全……柿林村,这个坐落在余姚大岚镇山区的古村落正在焕发新魅力。
2002年,柿林村启动村庄景区化建设,把村子打造为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去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达到5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有1000多万元,全村28家农家乐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多元。
一个曾经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30万元的古村落为何能做到边开发边保护?日前,记者赶赴柿林村,为鄞州探索古村保护寻找经验与启示。
见闻 六百多年古村保存完好
柿林村街景
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四明山腹地,经过一片苍翠高台,就能望见坐落在山腰上的柿林村。
这个始建于元末明初的浙东山区古村,隔峡谷与丹山赤水岩壁相望,因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石垒民居,成为当地的一大亮丽景致。
记者走访村子时,正值初春旅游淡季,不过古村四周已有零星的山花盛开。村干部讲,再过一个月,樱花盛开,前来旅游的人就会络绎不绝。
村口是一个平台,一棵古柿树笔直参天,树下的石凳上,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着晒太阳、讲大道。从平台远眺,下面是被赤水溪切割而成的山谷,整个村庄悬挂在山腰间,被山间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地掩盖住,只留出黑瓦白墙,在树木的缝隙间若隐若现。
“我们这里民房的特色是黑瓦石墙,几乎家家户户这样。”在老柿树下,一位中年男子向记者走来,古铜色的皮肤下,双目有神,他是柿林村村主任沈远千,带着记者一行在村巷里穿行。
村道很窄,多是用卵石铺就,两侧的石墙上长满青苔。尽管道路不宽,但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几盆绿植,阳光穿破云层和屋檐,晒在卵石上,加上挑水的、赶路的、参观的人声,让古村充满活力。
“这座山村,居民仅有700余人,常住的有400多人,全村上下只有一个姓——沈。”聊起村子的历史,沈远千如数家珍。来到柿林村,如果叫一声“老沈”,说不定会有众多老人同时回头看着你——是不是在叫他?
沈远千告诉记者,沈氏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受封于沈地,遂以封地为姓,其后裔来此隐居。村中有一古井,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源。故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村”之说。
说话间,这口古井出现在了记者眼前,古井直径有两米多,由石块垒成,水清不深,可以见底,井旁还挂着一个打水用的水瓢,尽管村里早就通了自来水,但还是有不少村民来此打水吃。
这口古井是村子的“活化石”,村民们说,当年沈氏始祖沈太隆来柿林定居,为了解决饮水问题,率妻儿于山腰间挖了这口井。如今,这口已有650多年历史的古井,依旧出水量充沛,即使遇到大旱之年,村民也不必为饮水之事而生烦恼。
农家乐
虽说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柿林村却依旧保持着古朴和厚实的传统建筑风格,房屋基本沿纵横的方式建造,也有大户人家会建个小型的四合院。房子的外形和结构也比较统一,一些年久的木结构老房子经过修缮,得以再度利用,成为农家乐和民宿的经营场所。
在柿林村的西南角,有一处占地一亩左右的古建筑群,粉墙黛瓦,庄严肃穆,这就是沈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当时只有后进正屋五间,后经多次修葺,配建左右厢房及阶砌、照墙、台门等,现存祠堂是2016年修缮的。尽管已经有近200年历史,但保存相当完好,门口还新增了供游客休息的平台和石凳。
除了沈氏宗祠,村中落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赤水桥,曾是四明山区和杖锡一带群众通往樟村、鄞江的必经之路,如今仍巍然屹立,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沈远千告诉记者,这些年,柿林村古建筑保护力度不断加强,2012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公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做法 村庄景区化带来高人气
游客在农家乐用餐
一方面是不断加强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则是在古村活化利用上做文章,柿林村通过村庄景区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古村新生的成功之路。
全村28家农家乐,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当记者从村干部口中听到这组数据时,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一个这么偏远的小山村,何以吸引这么多的客源?答案就在村庄景区化建设。
“2001年,在‘一日游’兴起的风潮下,开始越来越多的余姚城区以及周边地区的群众来到了柿林古村旅游观光,我们便有了以旅游为核心的招商引资计划。”谈起往事,今年60岁的村支部书记沈炳荣记忆忧新。
柿林村内有群峰斗妍、古树参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等自然风光,有山居原貌保持完好的古村落和道教第九洞天等历史文化,以及四明山区第一个党支部等红色文化,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引起了投资方的重点关注。
2002年,柿林村按照“一点启动,全面带动”的旅游发展思路,启动村庄景区化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丹山赤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把村子打造为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
“这几年旅游业发展不错,去年景区仅门票收入就有1000多万元。”丹山赤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沈立荣自豪地说。
2002年,前往丹山赤水观光的游客有近万人次,去年则达到50万人次。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山村越来越热闹,村里的农家乐、民宿更是人气爆棚。
从村口广场下坡,沿着石板小路拐了两个弯,记者来到一处四合院。记者看到,四合院门口竖着一个抢眼的店招——四合院农庄,院里住了六七户村民,其中有三户农家乐。四合院农庄老板沈红星,在开农家乐之前是村级电站中的一名管理人员。
沈红星说,2002年,来村里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同时,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开发丹山赤水等旅游资源,他非常看好村里的旅游发展前景,于是和妻子傅行珍开了柿林村第一批农家乐。当时,他投资3万多元,按照村里的统一装修风格把老房子装修了两间,添置了3张桌,掌勺的就是他的妻子。
“游客非常喜欢吃农家饭菜,我们诚信经营,土鸡、土猪肉、山笋和时令蔬菜等一部分自己种养,一部分就近向村民们采购。”沈红星感慨地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他们的农家乐规模越来越大,从3张桌到8张桌,再扩大到现在的20张桌。
2002年起步时,柿林村有6家农家乐,如今则达到了28家。这两年,随着民宿产业的兴起,柿林村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旅游产业升级发展。
距柿林村仅5分钟车程的大乐之野·谷舍民宿占地7亩,是柿林村引入的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民宿。2017年动工建设,去年5月投入运营,民宿主管沈钢告诉记者,这里一共有22间客房,近一年的入住率达到了80%,常常是周末和节假日爆满。由丹山赤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小木屋民宿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去年产值就做到了500多万元。
“游客住下来了,自然而然就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和村民致富。”沈炳荣说。如今,柿林村全村民宿床位有200多个,几乎家家户户从农家乐及民宿经济发展中受益。“200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去年已达2.5万多元。”沈炳荣高兴地说。
经验 旅游反哺古村保护
缺资金,这是很多古村保护面临的首要难题。因为没有资金投入,不少古村建筑得不到有效修缮,基础设施得不到提升,最终不得不人去楼空。而在柿林村,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进入柿林村,记者的最大感受是,村子道路平整,格外干净,地上很少看到垃圾,而且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垃圾桶。沈炳荣介绍,这两年,村里投入20万元,先后建成2座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中转站,还聘用环卫工人对村子进行日常打扫。此外,还投入90余万元,建造了污水处理工程。
除了改善卫生条件,村里还投入100多万元,建造了3条总长6公里的道路,投入80万元对全村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2012年投入300万元,实施村庄整体提升工程,新建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家园馆等。
烤番薯
一个曾经集体经济收入只有30万元的山村,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投入到村子的建设?
“每年乡村旅游可以给我们集体经济带来100多万元的收入。”沈炳荣的一席话解开了谜团。
2002年启动村庄景区化建设后,柿林村由丹山赤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每年门票收入的一部分反哺给村集体经济,用于村子的保护建设。
柿林村旅游实行的是门票制,对于这一点,沈炳荣说,长远来看,这是解决古村保护开发资金来源问题的有效举措,如果不收费,村子虽然有了人气,但没有资金投入保护,古村反而会破坏得更快。“有了资金保障,村里才能大胆地投入建设。”
2014年,为了弘扬红色文化,村里投资100万元,选址改建了中共四明山第一党支部展示厅;2015年,投入250余万元,新建3层停车场,满足村民和游客停车需求;2016年,投入150万元对沈氏宗祠进行了修缮,同时投入150万元实施公共卫生与水环境整治工程和古村落保护改造环境提升工程,此外,还投入80余万元对蜻白线道路进行安全整治和形象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反哺古村保护,让柿林村尝到了甜头。今年,丹山赤水景区加快投入步伐,实施道教养生基地开发建设,修建长280米的玻璃栈道,而大乐之野民宿也将进行二期开发,这两大项目工程的总投资约1亿元,此举将引领柿林村乡村旅游发展跨向新的高度。
丹山赤水景区
记者手记:乡村旅游就是古村活化的“密码”
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给古村带来直接的资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古村带来了空心化缺失的人气,可以说是古村开发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如何做好乡村旅游,是对保护者的能力考验。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要避免同质化。古村开发旅游的前提是对村子作全面调查和评估,摸清建筑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等是否具有开发的可行性和独特性。只有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才能持久,柿林村以“吊红”和石垒民居的特色,开发乡村旅游取得成功是最好的体现。
其次,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稳为主。古村落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一旦过度开发,受到破坏的人文、自然、生态资源等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宁可开发慢一点,也要优先保护好资源。
最后,发展乡村旅游要尊重古韵。古村的特点在于“古”,如果修建大量的新建筑,引入没有特色的小商品店铺,则会让古村失去吸引游客的“灵魂”。所以在开发时要结合当地文化底蕴,在尊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古村适应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