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壹 传统村落特征
【多元素】历史遗存的真实性
真实性体现在原有的传统格局、街巷肌理、建筑形制、空间尺度、历史风貌以及相互依存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环境,诸如道路铺装、农作场院、粮仓、古井、山泉、水塘、溪涧、磨房、碾盘、牲口棚、道路、桥梁船埠、古墓等原有的生活、生产设施和其他公用设施。因此保护古村落需要做到对不同元素的考量,而非单一方面地制定策略。
【整体性】构成要素的关联性
传统村落的构成有多种复杂要素,包括现存的村落格局、河道水系、居民聚落、建筑、寺庙、传统起居形态、自然景观、历史风貌等。不应孤立地只重点保护零星文物、大户宅院和古桥、古井、古树,而应该系统分析,针对不同保护对象,采取相应的保护思路、途径和方法,尤其要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实施整体保护。
【辨识度】村落形态的识别性
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传统村落,由于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建造工艺以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各有特色,这种特色表现为风貌特征的识别性,也就是通过人的视觉产生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属性。
贰 发展背景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特色保护类村庄是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这类村庄,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
叁 保护措施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要让传统村落文化持久延续,需要形成一种保护常态,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制机制。为此,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一要加强政府主导,明确职责和义务
科学认定,依法实施保护,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写进立法是十分必要的;保护工作要以政府为主导,各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出现盲区和多头管理;在传统村落保护区,赋予基层干部、居民明确的权责和义务,统筹解决传统建筑产权、宅基地和居住需求等问题。
二要坚持科学规划,依法管理
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同时编制试点村保护发展规划;试点村规划要以保护为主,兼顾发展,而且要符合实际,通俗易懂。
三要坚持依法行政
在传统村落保护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拓展保护利用手段,加强保护管理水平;研究解决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的政策性问题,在政策层面形成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市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指导全市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
四要实施分级分类重点保护,多元融资予以支持
对传统村落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和认定,使确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村落列入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和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梳理传统村落资源;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对我省传统村落进行分类,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保护;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解决保护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
五要注重民生改善,实现可持续保护
坚持传统村落保护优先的理念,始终把传统村落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严格保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允许对传统民居在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提倡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肆 案例分享
爨底下村:
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爨底下古村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深山峡谷之中,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颇具特色,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是。
爨底下古村被称为古村落发展史的“活化石”,从被发现至今的近30年,各级政府对爨底下村的保护等级不断升高。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外,爨底下古村还于2003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又被住建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保护与发展对策:
注重物质文化形态保护的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形态的保护:爨底下村的物质形态—村落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得到了较髙的重视和较好的修缮。非物质文化形态,包括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起居习惯、饮食文化、地方方言等,也应得到充分重视和活态传承,这是传统村落延续民族独特鲜明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实施科学的开发利用模式,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爨底下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村落之一,兼具文化遗产地和乡村旅游地的双重属性。该村采用了“政府搭建平台+村集体+农户”的旅游经营服务机制,政府实施市政工程、民生工程改造和对外宣传推广,集体宏观调控,农户发展“农家乐”,用市场机制引导村民走集体产业化道路,全村100%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零距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