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公共出行方式中,老人们似乎格外偏爱公交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熟悉,怎么等车、怎么买票、哪儿上哪儿下都知道,赶上人少时很惬意——不紧不慢还可以看街景。
恰如现在的老人正是当年的社会中坚一样,曾经是市民出行不二之选的公交设施也慢慢变老了。本报昨天的报道中,记者走访了一些公交站,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有的站台设置在主路边上,乘客需要穿过自行车道才能进站,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不仅困难而且危险;在老人经常活动的公园、医院周边,没有特设老年人等候专区,从站台候车到上公交车的过程中,老人遇到了许多困难;公交车的踏板距离地面太高,而且很多车都几乎停在马路中间,老人们要先迈下站台再迈上踏板,人流车流中愈发步履蹒跚……
除了这些,公交车、公交站还有很多槽点。老人们大多眼花,可站牌的小字密麻如天书,且往往是若干线路集中排列在一起,等好不容易找到看清自己的目的地,可能好几趟车已经过去了,白白耽误时间。更不用提令市民期待很久却难觅其踪的电子站牌了。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特别温暖人心。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的老人,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很多城市都喊出了“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口号,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更应该开风气之先。
要做好适老化改造,当务之急就是要从老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考量公共设施,对年轻人来说也许马路牙子的高度可以忽略不计,但对老人来说,几厘米的高度差就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有让“老弱病残孕”优先上车的优良传统,公交枢纽和站点应该保持并发扬光大。另外从技术上,可以改良公交车的踏板,让老人们上车的短短几米不再“登高爬低”。类似这样的改造,不仅仅针对公交,地铁、城铁等系统都该未雨绸缪。更进一步,所有的城市公共设施,都应该在适老化改造上,下些真功夫。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千千万万的老人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宝。改善公交细节,不仅仅是满足他们出行的实际需要,更是传递一种尊重与温度,让他们知道,随时随地都有人在默默地关心着他们,爱护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