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照片虚化背景,再加一个圆形边框,添个卡通贴纸,打上一行文字……白发苍苍的老人熟练地操作着手机上的修图软件,不一会儿,朋友圈发出一套“九宫格”。朋友们纷纷点赞,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老人高兴,张佳鑫更高兴,这位“90后”、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通过创立“夕阳再晨”公益助老品牌,教老人学电脑,学网络,让老人也赶得上时代的步伐。
科技助老,起源于上大学时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张佳鑫要和远在陕西老家的姥姥视频通话,可老人因为总弄不好摄像头、看不到外孙,急得满头是汗。
“我要进社区,教老人学电脑,帮他们跨过数字鸿沟!”很快,张佳鑫召集了13位同学一起参与公益助老行动,还给这个团队起了一个名字:夕阳再晨。
张佳鑫和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但连续奔波了一个月,没有社区愿意接纳他们。最后,海淀区羊坊店街道的有色社区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张佳鑫和同学们提前到社区张贴了不少宣传海报,第一次去讲课那天还特意带了很多瓜子、水果,可当他们满怀期待推开社区活动室的大门,屋里一个人都没有。大家只好带着水果、海报到路上“拦人”,“您进来学会儿电脑?我们还有吃的,还能表演……”一下午,进进出出也不过五个人,“水果剩下好多,最后都送给了看门大爷。”张佳鑫说。
张佳鑫和同学们绞尽脑汁吸引老人们的注意力,弹吉他、写书法表演、带着老人们做操。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张佳鑫和同学们每周都来社区,手把手,一对一地教,来上课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们渐渐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
“以前一大早就得去排队挂号,现在可以网上预约了!”70多岁的孙阿姨说起网上挂号,一脸兴奋。看着QQ对话窗口里第一次出现“你好”两个字,王阿姨高兴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只要周末这些大学生一来,活动室准爆满!”70多岁的马大爷说。
一个社区突破成功,张佳鑫和同学们开始寻找第二个、第三个……加入公益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也越来越多,张佳鑫开始寻求更多改变。
不再照本宣科地讲PPT,而是根据老人的需求讲课:怎么在遛弯时用手机连小音箱听歌,怎么用学习软件监督小孙子学习,怎么从银行卡里取钱……2014年后,张佳鑫和同学们开始向老人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怎么修图,怎么做相册,怎么拍小视频。
截至去年,全国已有19个省市的100余所高校志愿者加入到“夕阳再晨”的科技助老公益活动中,志愿者们整理出的100多讲科技助老标准化课程讲义被复制到全国500余个社区,直接、间接帮助了上百万老人。
今年,由张佳鑫团队开发的科技助老网络云课堂也即将上线,包含200多堂课的云课堂可以让老人在课下随时随地温习课堂上的操作技能。
“所谓公益,本质上要行善立德”,张佳鑫说,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发动更多的人,去帮助老人,让更多科技走进老人的生活。素描/琚理
记者手记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佳鑫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教老人使用互联网、智能电子设备,消除了信息时代与老年人之间的“鸿沟”,让老人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舒适地安享晚年。
这也许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贵在细心、贵在坚持。张佳鑫的行为传递了温暖,树立了榜样,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榜样。(记者 王天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