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车转一转,清洁能源滚滚来。由梅山大桥上岛,身后福泉山顶傲然挺立着的18台风车,随风起舞,点缀在梅山湾畔蓝天碧海之间,形成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它已成为梅山的一座“绿色”地标。
近来宁波梅山喜事连连。历时一年半,由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落基山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宁波梅山国际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规划成果已经出炉。至此,建设清洁美丽的梅山有了国家认证。
梅山一景
八年来,低碳梅山建设已初见成效。有数据显示,目前梅山常驻人口为12万人左右,实现年生产总值210亿元。这里人均CO?排放约为全国水平的1/2,单位GDP的CO?排放约为全国水平的1/13,单位GDP综合能耗约为全国水平的1/6,可再生发电占总发电量比重约为全国水平的2倍。
梅山在奋力推进“一港五区”建设中,着重打造的“国际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将为它在新时代带来独特的竞争新优势,为宁波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梅山还将通过打造绿色“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形成面向全球的“港口-产业-城市”综合开发区的新典范。
美丽梅山,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转型——
边建边创,探索绿色发展“梅山模式”
走进梅山保税港区,最繁忙的要数港区里的桥吊和龙门吊了。买全球、卖全球,迎来送往的集装箱都得经过港区的吊具,再被送到世界各个角落。
过去,港区里吊具都靠柴油驱动,高能耗、高污染。而今,吊具用上清洁能源,并通过能量回馈技术在“一起一落”之间实现再生电能的重复利用。比如,吊起一个集装箱,靠电驱动;放下这个集装箱,自身重力产生动能,再转换为电能回馈到交流电网中,很快被用到下一个起吊动作中去了。新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港区吊具的能耗,实现低碳节能。今年上半年,梅山港区投入约1500万元,新增22套能量回馈装置,新增28台电动吊具,实现节能约50%,年节能量或替代燃油量四千多吨标油。
绿色低碳,在梅山港区随处可见。比如,在港区内跑的集卡车,大多用上LNG清洁能源;靠泊港区的船舶,可接入高压岸电;港区内的照明,换上了智能控制的绿色照明设备;甚至连港区码头、仓库屋顶都建造了分布式光伏、风电等设备。2014年,梅山港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现场考核,获得由国家质检总局、世界卫生组织颁授的国际卫生港口“金牌匾”。有远见的“绿色”港口建设,让梅山有了与世界着名港口比肩的底气。
夜幕下的梅山港区,照明用上清洁能源。
低碳生产,带来的“绿色”竞争力,让梅山更加坚定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梅山领头人提出“一港五区”新的发展思路,其中“国际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是重中之重。当时梅山提出这个概念,国内很少有人做,只能“摸石头过河”。说干就干,2017年底,梅山开始频繁与国家气候战略中心、落基山研究院接洽;2018年1月,梅山正式启动“国际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2018年4月18日,为创建这一目标,梅山组团进京问计专家,邀请了当时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十位专家,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梅山路径”。
边建边创,一边问计专家,一边寻求权威机构的帮助,梅山很快就明确了“国际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的创建方向。从工业、建筑、交通、电力四个重要减排领域着力,通过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合理控制终端部门能源消费,打造低碳产业结构等途径,让区域碳排放趋近于零,建设成为全国近零碳排放示范区之一。
开源——
深度挖潜,可再生能源成供应主体
九峰山脉上的风,风力充沛,风速相对稳定,具备建设省内最好风电场的条件。2014年6月,中营风电一期18台风机并网发电,风机的年利用小时达2800小时,年均发电1.3亿度。眼下,中营风电二期项目也已经做好规划和所有前期准备工作,新上27台风机,万事俱备,只待开工。此外,梅山区域内还有一座穿山风电场。这两座风电场二期建设跟上,总装机量能达到210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