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从青藏铁路到5G网络、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中国科技创新正由“跟跑”为主转向在更多领域“并跑”乃至“领跑”。
其中,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更是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2019年3月21日,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的第32届浙江国际科研、医疗仪器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在杭州启幕,800余个展位,20多个进口品牌,540多家企业,3万多件产品参展,规模空前。与此同时,第五届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也顺利召开。
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国产医疗器械将如何实现科技创新领域的“领跑”?浙江的医疗科技创新者们有自己的底气与答案。
2021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将达9319.1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面是进口医疗设备牢牢占据中国大型医用设备市场90%的份额,一面是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这曾是国产医疗器械面临的困境。
而如今,到“机器人医院”看病,在急救车上进行手术,做腹腔镜时还能让医生给自己留一张1080P全高清图像,这样的体验在浙江已不是幻想。
2015年,绍兴明峰医疗推出了第一台16排CT,入选当年“浙江制造精品名单”。四年过去了,该CT已销售三百余台,并且在出售设备、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了包含影像学院、人工智能诊断平台等一系列完整的影像链。
明峰医疗“掌门人”潘华素告诉记者,作为浙江医疗科技、医疗设备创新的“领军者”之一,明峰设备目前的7款产品已经拿到了三类医疗产品预售证。从PET-CT到16、64、128排CT,再到MR、DR、B超、影像云等,形成了全影像系列。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总经理周丰萍在做客“健康浙江•科技领航”浙报集团三端融合新闻直播间时表示,迈瑞公司在产品系列非常广的前提下,仍然能保持每年30%的产品增长率,“秘诀”就是研发和创新,“我们把每年销售额的10%投入到研发当中,产品的迭代创新速度非常快。”
过去,腔镜领域是进口产品的天下,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2018年,迈瑞自主研发的迈瑞HD3全高清腹腔镜系统发布,采用三晶片CMOS摄像技术,实现了1080P全高清图像,不仅为医生留存医疗图片提供便利,也因为价格和性价比优势,为医院节省了采购成本。目前,该腔镜已在浙江省销售了20多台,分别进驻到了省和地市等各级医院。
据统计,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5350.1亿元,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占据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总份额9.7%。预计2021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9319.1亿元。
“互联网+”助力国产医疗器械
“机器人医院”已不再遥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救护车已不再是简单的汽车概念,而是要通过智能化车联网的管理手段,与急救中心、医院的大数据对接,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把急救前移,为患者做足安全保障。”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副总经理张琪表示。
“比如,我们将移动重症ICU平台与急救车结合,当急救车开到事故现场时就能当场完成一些小手术了,这样也能保障医疗机构在大型事故发生时能有足够的应急能力。”
门诊有专门帮助患者的导诊机器人,住院部有查房和医护助理机器人,手术室有负责物资运输的机器人,消毒间和隔离病区有消毒的机器人——这是杭州艾米机器人有限公司CEO李方友的脑海里一直在构建的未来医院场景。
李方友表示,所谓“机器人医院”,是人机互动、分工合作的新模式。人工智能是机器与人协作的过程,机器人不会思考,它只能把专家的经验放大,而不是去取代专家。机器人的作用在于提高效率,让医生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聚焦基层医疗机构
国产医疗器械“成功突围”
“从2015年到2018年,仅3年时间,浙江省内配置国产大型医用设备共计120余台,浙江省将‘中国梦’做到了医疗领域。”浙大一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国产大型医用应用推广中心副主任裘云庆表示。
在2019年浙江医疗服务重点工作当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夯实“县域医共体”建设依然是重点的两项工作。
“现在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很需要这些CT设备。”明峰医疗董事长潘华素表示,“希望能让我们自主研发的好产品真正落地到医联体建设中,更好地服务基层的医生和患者。”
“‘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医疗设备的集成化和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迈瑞在平台智能化、设备信息化中本身就做得非常好,可以通过物联网的方式把医院里所有设备整合到医院的HIS、CIS系统里,做成供医生参考的大数据,助力于最多跑一次。”深圳迈瑞杭州分公司总经理周丰萍说。
在助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她表示,迈瑞公司能从两方面“发力”:一是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二是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我们有24小时的服务架构体系,可以提供包括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设备管理能力以及设备维修保养的意识,让产品真正物尽其用。”
打造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
五大举措重拳出击
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与国家支持、社会关注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国家释放的政策红利“呼啸”而来,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奋起直追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18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科技新政50条》,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达3%。
“3%看上去不高,实际上在国际上能达到这个强度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德国和美国都是接近3%,日本超过3%,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要达到占GDP比重3%,这就体现了一种决心和信心。”浙江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科技体制改革处处长鲁文革表示。
2019年,是浙江提出打造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后的第一年,围绕这个目标,浙江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曾肖芃介绍,2019年浙江省科技厅会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出台《打造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行动方案》。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未来三到五年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率先启动实施生命健康重大科技专项。准确把握全球生命健康发展趋势,围绕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技术以及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组织实施10个以上重大科技专项。
三是重点培育一批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将其打造成为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支持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创新研发机构,建设一批集医、教、研、产于一体的国家级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是加大生命健康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力度。目前全省在生物与医药领域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28家,希望在2022年翻一番,特别是要形成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和一批细分领域的“小众领袖”,推动一批“重磅”产品的上市。
五是大力集聚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深入实施各类人才引育计划,加大药物创新、基因工程、高端医疗器械开发等高端人才的引育力度,特别是要吸引一批生命健康领域国际大师级人才团队的落地。